fbpx

關於 How About Flower

起源 /

一剛開始並不是為了職涯為目的

在 21 歲那一年我成功申請到了去韓國的大學體驗一學期的異國生活,在那短暫的三個月裡面,可以堪稱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我唯一一處的刺青也是為了紀念那個時候,而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萌生了我對鮮花的喜愛。

雖然遲遲未能實現,但在某一年裡我內心突然頓悟到也許此時不去我也就再也不會付諸實踐,我希望自己別再被實用主義所束縛,在那一年回到了最初喜歡上花的所在—韓國,以興趣來學習花藝設計。

如今多年過去,各種機緣底下使我如今開啟了以花作為生計的生活,雖然面臨不少現實與考驗,但無論如何我依然帶著初心與當時的憧憬,希望能夠為人們綁出一束漂亮的花來,或者協助學生們開始體會鮮花的樂趣,就像當初我站在路邊看到的那些漂亮的鮮花一樣深受其感動,也希望能夠讓人們感受到鮮花的生命力與美麗。

 

 

品牌命名 /

提醒自己能夠持續嘗試,不忘初心

通常人們使用 How About 這個問句時是提議一種新的看法的時候,當初跑去學花,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對自己的人生提出不同看法的意義之下去學習的,放下自己對於實用主義的束縛,純粹的體會花的樂趣。因為是這樣的出發點,所以命名的時候以 How About 當作品牌的名字,提醒自己忠於自我,不要被標準答案而綁架。

奠基於此,也希望能夠不受束縛,不論是在教學上,或者在承接委託訂製上。

 

 

經營理念 /

小小的、在意細節並且做自己

我對於 Paul Jarvis 所提出的「一人公司(Company of One)」的理念非常認同,因此在成立工作室之時便打定盡可能維持小規模營運,對我而言才不偏離我自己的個性與原則。

所以每個月能承接的訂製都是限量的。

奠基於這樣的原則,我非常享受探索與鑽研細節,當初成立時並不以營利最大化為首要第一考量,取而代之的是希望能夠更像我自己一點,從選材、養花、花藝設計、包裝設計到提袋的樣式、如何將花固定得宜、文案的風格、拍攝的場景設計與攝影方式,然後還有訂製的流程等等,幾乎都是我自己本人一手包辦,雖然不確定是否有人在意,不過總之我自己在這方面是非常講究的,我不希望單純的仿製現今的獲利模式,而是每一個步驟都有經過縝密的思考後而實踐。

一如在花藝教學本身總是在想要如何做得更好,每堂課程規劃上都經過設計,並且定期進行課程講義的更新,還有固定的國外進修、國外花藝文章閱讀,同時實際教學時要說多說少、要提點到哪個地方,一切功伕火候都需要透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之下才能在自己想要達成的境界上,總之,我希望能夠持續學習與嘗試,並且將之貫徹於自己的花藝工作室上。

 

 

花藝風格與理念 /

遵循自然與每朵花的生命歷程

在花藝風格上可能會隨著時間的苒荏、世界的潮流以及我的價值觀而有所變化,但目前的我喜歡韓國為主的自然風格花藝。

比起秩序美,佈局上喜歡有高低層次的空氣感,隨性但不隨便,我的學生曾說過我是有靈氣但又有點節制的美,我喜歡自然但有節制不過度浮誇的線條,花材搭配上更喜愛質地上的碰撞,偏愛有大有小的鮮花座落於其中,就像花園一般的設計。

在花材選用上,盡可能地使用當令花材,包含稀少或者不常見於市面上的,並且遵循每一朵花都有他的時區,不會因為其花材壽命短暫或者不穩定而不使用。

此外我非常在意花的養護上,我認為花藝師必須理解與知道該如何照顧鮮花上,在教學上同學也會發現,我會花很多心力在介紹花材的照顧,因為我認為養花是一切的開始;而我希望所有從 How About Flower 出去的鮮花都有一定的品質,在整理與事前的養護工作會花一定的過程,根據每種花材的需要來進行養護。

 

溫柔敦厚

色澤上我自然喜歡柔和與優雅的色系,尤為喜歡復古與淡裸色系的氛圍,因此鮮少會有過度撞色的搭配會出現在作品裡面。

 

不受侷限

在花藝設計上,我一直以來追求的是不受侷限,所以仔細觀察工作室過往的作品,會發現作品的多樣性與花材搭配的多樣性。

 

 

最後真的謝謝你,希望你能喜歡花,喜歡浪漫,喜歡你自己,我覺得那才是我們生存的意義之一

Studio Location

台北市中正區金門街24巷24號(古亭捷運站2號出口附近),採預約制,特定開放日才有單枝花零售

Instagram

Contact us

howaboutflower@gmail.com